千本菊
- 花名千本菊
- 學名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microcephalus
- 又名千本菊, タニガワコンギク, 谷川紺菊, 水菊, Aster microcephalus
- 原産地日本
- 开花的地方田野和人行道, 湿地, 植物园, 低山, 盆栽花卉
- 开花期9月, 10月, 11月
什么是千本菊
千本菊(学名: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microcephalus) 是日本原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属于菊科紫菀属。它是野紺菊(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ovatus)的标准变种。
别名有“谷川紺菊”和“水菊”。
分布于日本本州至九州的山区溪流沿岸岩石地。
植株高30–40厘米。茎细而数量多,像成束般丛生,上部再分枝。
叶为狭长线形,长3.5–6厘米,宽0.2–1.0厘米,先端尖锐,叶缘具稀疏锯齿,基部逐渐变窄,互生排列。
9–11月开花,花序直径1.5–2厘米,由一圈狭长的舌状花和中央黄色的筒状花组成。舌状花几乎为白色(或淡紫色),筒状花顶端5裂。
总苞为半球形,苞片3列排列。
花名由来
属名 Aster 来自希腊语“aster”(星),因花形如星而得名。
种加词与变种名“microcephalus”由“micro-”(小)+“cephalus”(头)构成,意为“小头”,指其头状花序较小。
日文名“千本菊”指其细茎如成束丛生,上部分枝,开出繁多的花,仿佛千朵之姿。
千本菊与野紺菊的区别
千本菊由野紺菊演化而来,外形相似,区别如下:
生境:
千本菊生于溪流沿岸岩石地,野紺菊生于山地或草原。
叶形:
千本菊叶较狭长,野紺菊叶则不如其细长。
花语
“多福”
基本信息:
日文名:センボンギク(千本菊)
学名: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microcephalus
别名:タニガワコンギク(谷川紺菊)、ミズギク(水菊)
分类:植物界 被子植物 真双子叶植物 菊目 菊科 紫菀属
分布:日本本州~九州
生境:山区溪流沿岸岩石地
株高:30–40厘米
茎:细,似成束状,上部分枝
叶形:狭长线形,先端尖锐
叶长:3.5–6厘米
叶宽:0.2–1.0厘米
叶缘:稀疏锯齿
叶基:逐渐变窄
叶序:互生
花期:9–11月
花序类型:头状花序(舌状花与筒状花)
舌状花颜色:几乎白色~淡紫色
筒状花:黄色,顶端5裂
花径:1.5–2厘米
总苞:绿色,半球形,苞片3列
相关页面:
千本菊 (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microcephalus)
野紺菊 (Aster microcephalus var. ovatus)